第三组广告
  • 内容详情

  • “彝步千年” 让茗新村百姓更有奔头

    近日,记者从乐山中心城区出发,驱车1 小时40 分钟来到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茗新村。

    村庄建于1300 多米的宋家山麓间,清冽的阳光洒向彝家新寨,增添了几分明媚。

    村口见到吉后金花,她穿着水桶靴一路小跑上山。“要去‘彝步千年’干活,明天就放假了,抓紧时间多赚钱”。她说的“彝步千年”,是村集体的农文旅综合体,“打工每天可以赚120 元。”10 年前,吉后金花与丈夫从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搬到茗新村。“来的时候是两口子,现在多了三个孩子。”2017 年茗新村成立,成为全省最“年轻”的建制村之一。从脱贫攻坚到实施乡村振兴,茗新村变成了“明星村”,“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!”吉后金花咧开嘴笑着说。

    “彝步千年” 让茗新村百姓更有奔头(图1)

    抢进度重点项目一天一个样

    从村委会前广场出发,沿蜿蜒的硬化村道上山,几分钟便能抵达“镶嵌”茶园间的“彝步千年”。

    建设速度如其名。去年11 月18 日,记者到访时,项目还在泥地中,仅有钢架结构,“如今建筑主体部分全部完工,已进入内部装修和公共设施建设阶段。”施工单位项目现场负责人张世勇说,“一天变一个样”。

    施工建设也是热火朝天,“最多一天有150 人同时作业”。张世勇被从会议室临时“抓”了出来——施工方每天都要做项目统筹安排。

    “等不起,慢不得。”他语速很快,采访间隙还时不时掏出手机看时间。“腊月二十八放假,大年初六就回来上班。”按计划,项目要在3 月15 日完工。

    告别张世勇,记者来到不远处的日月广场,“彝步千年”的“真容”一览无余:黑灰色的罗曼瓦、金黄色外墙的楼群,与民居相融一体。“一共有8 个楼群,民宿有16 间房,还有书吧、儿童游客区、烧烤、汤池,以及艾灸馆。”同行的茗新村党支部书记张俊林说。楼群之间,被一座鲜红廊桥连接,“那是综合体的观景平台,由8 个柱子支撑。”张俊林介绍。

    为什么是8?因为茗新村民来自大小凉山8个县的移民,去年4月,项目建筑设计师还专门到8 县采风,最大限度展现8 县彝族文化。打好多元彝族文化牌,通过综合体项目链动农文旅,茗新村希望走出乡村振兴特色路。

    抓机遇让村民从此吃上旅游饭

    张俊林介绍,春节期间将有约180 名外出务工者返乡。

    父母在,不远游。归家的游子,悄悄打听起家乡的工作机会。

    茗新村1218 人,平均年龄30-40 岁之间,常年外出务工人数约300 人。“不是不愿意出去,而是家门口就业越来越多了。”吉后金花现身说法,村集体有茶园、蔬菜、艾草等产业,还有药材厂。“彝步千年”投用后,她还要去应聘服务员。

    触动大家的,还有交通的改变。2022年底开通的新成昆铁路穿越小凉山,其中一个站点在峨边南站,距茗新村仅十多分钟车程。

    采访当天,阳光晴好,空气轻透,在村里能远眺对面的峨眉山顶、大瓦山,美不胜收。村民隐约感觉到,新的机会要来了。

    峨边彝族自治县也想借此机会,吸引外来游客。交通便利,且有彝族文化和项目支撑的茗新村有明显比较优势。新林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阿库达枝表示,镇上计划以茗新村为核心,加快推进农文旅产业园区项目,辐射带动周边村子吃上“旅游饭”。

    已有人在行动。“彝步千年”要招厨师,村民吉沙巫牛已报名。“学门手艺,以后自己做民宿用得上。”同村的尼里乌了要捷足先登。上午还在项目工地忙,一到中午,他就摘下安全帽往回赶,忙着装修家中房子。“要建成村里第一个村民农家乐。”